行远讲座第三讲 钱致榕教授讲述:博雅--海大的行远之路

作者:wxxw来源:行远书院发布时间:2016-04-06点击数:719

    本站讯 4月1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行远讲座第三讲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二会议室开讲。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钱致榕先生带来题为“博雅——海大的行远之路”的演讲,向海大师生分享博雅教育理念和行远书院的发展概况;书院学生代表在讲座中报告了他们入院以来的学思历程。讲座由副校长李巍然主持,校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聆听了讲座。

  钱致榕教授首先介绍了行远书院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工作。他指出,行远书院正在用博雅理念,以教授为灵魂、行政为肢体,为社会培养未来的人才,以期解决未来社会的问题。钱教授分别从博雅理念、课程建设和学生管理三个方面详述书院的“行远”之路。关于“博雅”,钱教授认为,“博”即广博的知识、胸襟与视野;“雅”即认真的态度、高雅的标准,而海大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正蕴含博雅的深意。海大贯彻“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教育理念,就是强调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钱教授强调,人才培育要靠长期积累,不能急功近利,既要训练学生的知识思维,也要注意学生的人格发展。因此,行远书院的课程要一门一门地建设,人才要一个一个地培养。

  谈到书院的课程建设,钱教授说,书院开设的都是大口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训练思考的能力,为未来50年的自学奠定基础。同时,书院课程建设过程中将完成全套教程教材,为今后开设的通识课程提供范本与素材,为海大的通识教育做出贡献。2015年秋季学期,行远书院已开发出《大学之道》和《物理与自然世界》两门课程,本学期的两门课程《世界文明史》和《中国文化传统》也正在建设中。书院课程采用“2+1”模式,即讲课2小时,小组讨论1小时,此外还要求课外自习6小时,完成预习和反思日志。据钱教授介绍,行远书院的课程还有一大特色是“小助教”制度,即在书院选拔、培训部分学生担任课程助教,带领小组讨论并批改作业。经过一个学期的检验,“小助教”制度既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在学生管理方面,钱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行远书院两个特色制度——合宿和团膳。合宿即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集中住宿,合宿的目的不是为了管理方便,而是为了培养人才,即增进书院学生间交流的同时,增强思维的碰撞和视野的拓展。据钱教授介绍,书院今后将努力推行男女生同楼住宿,实行更高程度的生活自治。团膳是行远书院另一特色活动,书院师生定期聚集,围坐一起吃便餐,师生藉此平台探讨课程,分享人生经验,激发智慧火花,增进感情。

  钱教授希望行远书院的学生要有自我期许,能做到“只要有我在,行远没问题;只要有行远,海大没问题”,更进一步,要做到“只要有海大,中国没问题”。

  行远书院五位学生代表分别从学习、生活、实践三个方面分享在书院的经历、收获与感受。在课程中,他们通过学习和反思,努力做文理兼通并且有所坚守的人类文明传承者;通过讨论,他们思考、交流、碰撞、融合,他们学会听自己讲话,学会听别人讲话,学会把自己的话讲清楚;在团膳与合宿制度下,他们开阔眼界,收获友谊,建立起归属感;在实践中,他们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尝试自我训练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行远书院于我们而言,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给予正在成长的我们无数的可能性。”行远书院一期生张子琰说。

  钱致榕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书院发展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讲座最后,校长于志刚对书院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学生们的表现表示欣慰。他强调,以博雅理念推行的行远教育并不等同于单纯的经典研读,它最终是一条通往社会的教育之路。他寄语全校师生:每一点收获的背后都要有艰辛的付出,要以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态度来做事,最终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文:赵琪  申国菊 图:罗帅

钱致榕教授讲述:博雅——海大的行远之路

行远书院学生分享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