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书院召开“行远”本科生论坛指导、说明会

作者:xysy来源:行远书院发布时间:2022-06-06点击数:239

“行远”本科生论坛是行远书院举办的重要的学术探究与交流活动,旨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为同学们搭建交流思想、启迪智慧、展示自我的平台,着重培养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促进大家收获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端正的治学态度。首届“行远”本科生论坛拟于202211月举办。

为了将论坛办得更有质量,行远书院于65日下午在文新楼322会议室召开“行远”本科生论坛指导、说明会。在会上,行远书院院长朱自强教授就论坛相关事项作了讲解说明,书院课程导师赵栋梁教授、副院长徐德荣教授分别作理工科类、文科类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书院办公室老师及第五、六、七期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书院办公室刘文帅老师主持。

朱自强院长对论坛举办相关事项作说明

会议伊始,朱自强教授就举办“行远”本科生论坛的初衷作了说明。朱老师首先从“为什么要上大学”讲起,他认为,上大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谋职业、找工作,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发现自我、把握未来,通过认识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进而发现自我,才能拥有把握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这也是行远书院通识教育的目标。

朱老师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举办“行远”本科生论坛的目的:挖掘潜能、提升品质、强化能力。关于挖掘潜能,朱老师通过分享玻尔与海森堡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了举办论坛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引导同学们做真正的科学思考和科学研究,最大可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对自己有更多自信、更多期许,并竭尽全力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关于提升品质,朱老师提到,行远书院的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输入,更重视“见识”的输出。他认为,参与论坛,撰写论文,可能是目前同学们能做到的最大规模、最有原创性的“见识”的输出。举办本次论坛就是要提升大家输出“见识”的品质,使输出的“见识”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强化能力,主要是指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知识、阐释思想的能力。朱老师认为,目前同学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拥有这些能力,但是怎么把这些能力进一步强化、提升?举办论坛、积极撰写论文就是很好的方法。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细密严谨的思维、复杂严整的结构、丰赡详实的资料、周密有力的论证,能够使思考达到它的最大射程。

随后,朱老师对同学们的论文选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既倡导跨学科、跨领域、文理交叉的知识探究,也鼓励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发现;二是既重视“原创”知识,也鼓励对知识的“新阐释”;三是既可以是观念的推论,也可以是事实的考证和资料的发掘;四是不问论题大小,只看创新有无。朱老师着重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他将创新分为两类,一是从无到有的发现,这是整体性的创新;二是赋予已有知识以新的内容,即局部创新。“研究的问题可大可小,但一定要有创新。”朱老师说。

赵栋梁教授作理工科类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会上,赵栋梁教授和徐德荣教授分别就理工科类学术论文写作和文科类学术论文写作对同学们进行指导。

关于理工科类学术论文写作,赵栋梁教授从科学的概念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论文的构思、选题、提问和撰写方法。

赵老师首先对“科学”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科学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就是不预设立场,从客观证据出发;讲道理就是遵守基本逻辑,而非异想天开。对于如何判断一篇论文的质量,赵老师提出了两个标准:是不是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或者提出来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此外,对于科研论文来讲,“可重复性”非常重要,大家撰写的论文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即别人按照文中所述的方式进行分析会得到相同的结果,这就要求研究者每一步都要保持严谨的态度。

对于如何构思科学论文,赵老师建议首先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针对课题进行提问,并基于目前的知识对提出的问题给出一个有逻辑的猜想,再基于上述猜想写出草稿。赵老师认为,在阅读之前的思考和写作非常重要,因为提前思考和写作可以激发更多的想法,同时要围绕自己的猜想寻找权威的、经典的、最新的文献做针对性阅读,避免迷失在文献中或者做无用的笔记。

对于课题的选择,赵老师认为,首先要基于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大方向,在大方向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目标最清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选择时也要考虑现实的限制因素,例如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或者数据支撑,以及对理论性探讨或者方法论式提问能延伸到什么程度等。

针对如何提问这一问题,赵老师认为,提问是基于阅读的,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提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发一连串的探索。而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没有定式,但是有一些大体的指向,例如“同意、捍卫、论证某个观点”、“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承认某个观点具有优点但是需要在某些重要的方面进行论证”、“换一种更好的方式表达一个观点”等。

最后,赵老师介绍了学术论文的结构,对论文标题、摘要、引言、数据和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等各部分的撰写方法作了详细指导。

徐德荣教授作文科类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在文科类学术论文写作方面,徐德荣教授结合自己做儿童文学及其翻译研究的经验向同学们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徐老师首先阐述了科研的内在逻辑。他指出,研究的根本逻辑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研论文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问题的质量。他叮嘱大家一定要重视“问题意识”,从大家力所能及的小问题入手,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探究问题。徐老师认为,研究的出发点是问题,其导向则是创新。所谓“新”,包括新问题、新材料、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新观点等,创新可以从其中一点切入。

徐老师随后讲解了论文写作的内在逻辑。徐老师说,大家的行文可以千变万化,每个人写文章都有自己的温度,人文、社科与理科也都存在差别,但是论文要素一定要齐备。此外,务必要进行逻辑统筹,判断文章的好坏,关键的一点就是看是否有将要素统筹起来的好的逻辑。徐老师认为论文写作的内在逻辑是“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论证,总结”,他结合论文示例对上述逻辑作了具体阐释,并对论文各个部分的写作要点进行了讲解。

徐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向大家传授了几点经验。首先要写好提纲,将每一部分的主要观点、论据尽量充实在提纲里,用提纲整理、规范思路;其次是记录好引用文献,把需要引用的理论和例子都做好标记,可以在看到时直接摘录出来,标记好所有引用信息;此外,要“先完成再完美”,做好时间规划,先完成写作,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再弥补修改;最后,要有严谨的态度,使用语言严谨,注意标点符号和学术规范。

徐老师认为,科研有三种心境:兴趣、激情和使命感。做科研应该从兴趣出发,长久的强烈的兴趣则会变成激情,激情随时间推进最后会变成使命感。徐老师说,科研是一种生命意志,是一种拒绝平庸的努力,是不得不做、欲罢不能的事情。徐老师鼓励大家要从“细嗅蔷薇”开始,持续积累,有意识地积累,不断追索、发现自己。

老师们与学生互动交流

在答疑与指导环节,朱自强教授、赵栋梁教授、徐德荣教授就同学们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对同学们提交的选题意向作了反馈指导。 

说明会最后,朱老师勉励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面对挑战,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取得更大的收获。


文字:郅斐帆 张航 刘凯 赵琪

图片:李翔宇 路越 刘凯